更新时间:2025-08-24 09:02:34
《南京照相馆》里边有个日军的核心人物,伊藤秀夫(Ito Hideo)作为随军摄影师,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刻: 黑田中佐(两杠两星)因为伊藤秀夫(一杠两星,中尉或者少尉,陆军马鹿应该是有准尉设置)的工作失误,给了后者一耳光,被打的伊藤唯唯诺诺,但黑田中佐被他的上级(两杠三星,应该是大佐)狠狠打了一耳光,并且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 “你一个农民的儿子也敢触摸到伊藤,你知道他是谁吗?” 后来一个场景,伊藤表示自己不会洗照片,在日本本土的时候平时拍了照片,都是让仆人拿胶卷出去洗,自己并不懂得洗照片。

作为历经近千年幕府(镰仓、室町、德川)统治的日本,等级制度森严,明治维新以前皇族、公家、武家泾渭分明,武士碰到町人、农民挡路都可以直接当街斩杀,而武士内部还要细分为旗本、侍大将、足轻等一系列等级,所以不难想象,农民的儿子(黑田少佐)打武士家族的伊藤秀夫是件多么僭越的行为,得亏黑田并不知道伊藤的身份,要不然就是一次忠臣藏(元禄赤穗)级别的事件。 但全片并没有说伊藤秀夫到底是什么身份?让人不禁很好奇,就这么一个来刷履历的人,他会是谁? 不少影评把枪口对准了小津安二郎,原因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伊藤秀夫说等他战争结束后最想干的事情就是当电影导演拍电影。 而历史上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随军摄影师,其实是个有名有姓的人,叫佐藤振寿,他拍下了包括“百人斩比拼”等一系列侵华日本的暴行(当然,他们自己不这么觉得)

但既然是个有名有名有姓的历史真实人物,为什么不直接叫“佐藤振寿”?佐藤振寿是《大阪每日新闻》的记者,但影片里却以伊藤秀夫的照片在《朝日新闻》发表进而被师团引以为荣的镜头?编剧另有深意。 “伊藤” 明治维新打破了过去皇族、公家、武家的结构,1884年明治政府颁布《华族令》之后,变为皇族、华族、士族以及平民的社会身份。而在《华族令》以前的战国时代和德川幕府期间,伊藤并不是什么知名的贵族姓氏,远不如“北条“这类。据说“伊藤”源自藤原氏(日本四大贵族姓氏之一),特指藤原北家的分支。该姓氏中的“伊”常指伊势地区(今三重县),表明家族与伊势国的关联。战国时期,此类分支多作为地方武士或中级贵族存在,而非独立大名。 随着德川幕府末期倒幕运动的兴起,最出名也最重要的的两个大藩是长州藩和萨摩藩,但两家在“尊王攘夷”运动中势成水火,政治理念并不相通,“池田屋”事件之后,强势的长州藩被幕府列为“朝敌”一度被赶出京都。 历史有时候充满偶然,土佐藩出身的坂本龙马在一系列运作之下居然1866年达成了“萨长联盟”,但紧接着1867年坂本龙马被刺身亡,历史关注的眼光落到了所谓的明治三杰,西乡隆盛(萨摩藩)、木户孝允(长州藩,桂小五郎,拔刀斋的引路人),大久保利通(萨摩藩)。 历史的玩笑也总在不经意间,1878年,明治三杰也兵败/被刺/病死。随后政界最有实力的人物当属长州藩出身的伊藤博文和大隈重信两人。紧接着,1881年伊藤博文政变干掉了大隈重信,一家独大。 1884年3月根据《华族令》,伊藤博文被授予伯爵爵位,也就成为“农民不可触摸之对象”。

伊藤博文应该是大家的老熟人了,《马关条约》中方代表是李鸿章,日方就是伊藤博文,可以说,侵略中国在伊藤博文时期就已经是日本国策。 这会伊藤秀夫的身份呼之欲出,虽然伊藤博文1909年就死了,但还有一个显著足以证明: “第六师团” 参与南京大屠杀的那群日军是第六师团,又名熊本师团,第六师团的士兵都是从九州熊本县这地方来的,而熊本正是长州藩的属地。 所以伊藤秀夫是“佐藤振寿”+“伊藤博文家族”+“小津安二郎”的复合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不过不同的自我 不同的本心
下一篇:回击一下,你们所说的槽点!!!
【倚天屠龙记之天下霸主】第一章:芷若藏刀,无忌设局长江之畔,烽烟暂歇。明教义军与元廷主力隔江对峙,局面诡谲。自光明顶一役后,张无忌虽身负乾坤大挪移与九阳神功,登顶武林之巅,更被教众推举为代教主,权倾一时,但他心中深知,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夜色如墨,张无忌独立于教主书房,指尖划过一幅巨大的中原舆图。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那张继承了李连杰版特色的、俊朗中带着一丝深沉果决的脸庞。他已非昔日那
一场敷衍的拼凑与三观的崩塌
熟悉的斯蒂芬金式作品的感觉
抵达
最酷的黑珍珠号
看完整理
一次失败的现代主义演习
《叔嫂不是标签,是叙事的推动力》
值得每一位30+女性看
《Joker:Folie à Deux》
理想主义者的挽歌
开播即爆的《一路繁花2》做对了什么
資本主義與男性尊嚴
我不愿意像老鼠一样躲躲藏藏,我想在大街上正大光明的牵起你的手
萌得抓心挠肺满地打滚哦呵呵呵呵……
爱情变形记
一个时代的突破总是有几个天赋异禀的领军人物异军突起!
火烧天堂镇|影帝飙车,燃烧你的肾上腺
龙与虎
矛与盾
